信息公开 书记信箱 校长信箱 监督举报 >信息门户(校内)
X
欢迎光临开云在线登录 - 开云(中国)!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术活动 > 正文

学术活动

开云在线登录 - 开云(中国)广西山地生态系统动植物进化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在喀斯特山地植被和土壤生态学领域取得系列研究进展

文章来源: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9日 点击数: 字号:

近期,开云在线登录 - 开云(中国)广西山地生态系统动植物进化与保护重点实验室(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在喀斯特山地土壤有机碳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Response of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its fractions to natural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a tropical karst area, southwest China”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Forests and Global Change》(JCR一区,中科院大类二区,IF=4.332)。开云在线登录 - 开云(中国)自然地理学专业2021级研究生张贝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该重点实验室胡刚副教授为通讯作者,徐超昊博士(共同第一作者)、张忠华教授和胡聪副教授等参与了研究工作。

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陆地表层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固持受到恢复年限、土壤结构和养分等多种因素的调控。团队以开云在线登录 - 开云(中国)弄岗北热带喀斯特关键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为平台,分析了广西北热带喀斯特山地不同植被恢复阶段中土壤剖面的有机碳组分及其调控因素。研究发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随植被恢复而增加,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轻组有机碳对植被恢复的敏感性高于土壤有机碳。土壤性质和地上生物量通过间接作用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产生影响,而凋落物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有显著的直接作用。该成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喀斯特土壤碳库的稳定性特征和固持能力,为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成效的评估以及可持续管理提供依据。

此外,2017级自然地理学专业研究生付瑞玉(现在海南大学攻读博士)在胡刚副教授和张忠华教授的共同指导下,在北热带喀斯特植物群落构建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Community assembly along a successional chronosequence in the northern tropical karst mountains, South China”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PlantandSoil》(JCR一区,中科院大类二区,Top期刊,IF=4.993)。

团队利用在广西龙州县喀斯特山地建立的110个植被样地,量化了不同演替阶段的物种、功能和谱系多样性格局,解析了植物功能性状的谱系信号,同时采用冗余分析、层次分割等数量分析方法揭示了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变量间的复杂关系。研究发现,随着演替的进行,物种和谱系多样性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灌丛、幼林的功能丰富度显著高于草丛和中龄林,草丛和幼林的Rao二次熵系数显著高于成熟林。群落演替初期表现为谱系聚集,而后期则为谱系发散,幼林具有最高的资源获取能力和利用率。研究认为,由于生境条件严酷,演替早期阶段的植被以环境过滤为主,而后期阶段则以竞争排斥为主。该研究成果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喀斯特植被群落物种构建过程的理解,对该地区生态恢复和植物保护等具有指导意义。

上述研究得到了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喀斯特植物地理学,2021GXNSFFA19600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南喀斯特森林树木多样性的地理分异规律及其形成机制研究,31960275;放牧驱动的喀斯特灌草丛植被退化过程与机理:从功能性状到生态系统功能,31760128)等课题的共同资助。

除上述成果外,近期该校级重点实验室的成果陆续发表在《Microbiology Spectrum》(JCR一区,中科院大类一区,Top期刊,IF=9.043)、《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JCR一区,中科院大类二区,Top期刊,IF=6.627)、《PeerJ》(JCR二区,中科院大类三区,IF=3.061)、《植物生态学报》(卓越计划梯队期刊)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在植被和土壤科学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研究进展。

图1论文首页

图2土壤性质、地上生物量和凋落物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积累的结构方程模型

图3北热带喀斯特植被不同演替阶段的谱系和功能多样性格局

图4喀斯特峰丛洼地植被考察

(第一作者付瑞玉和胡刚老师于峰丛顶部)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